无障碍 一网搜 登录| 注册
政务服务 中国政府网 省政府网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Русский 站群导航
关闭

行政区划

开发区

部门网站

当前位置:  首页 >  走进长春 >  魅力长春

追光强“链” 长春光谷正成势

时间:2024-01-25 09:23 来源:
【字体: 打印

  新年伊始,天气虽寒冷刺骨,长春市的各大光电产业企业里,却是一派热火朝天。忙生产、忙研发、忙合作……长春“光谷”里,众多企业争分夺秒,发展正忙。
  长春曾产出了新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、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,如今,遥感卫星、光芯片、图像传感器、激光器……长春的光电产业蓬勃生长。
  见到长春华信科瑞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闫峻时,他正忙着和同事们商议新一年的生产研发计划。车间里,工作人员操作耦合设备,进行光纤激光器等产品的加工,另一条生产线上,众多芯片产品正在研磨。
  这些体积小、功耗低、性能稳定的产品,能将不同通道的光信号能量均衡,降低误码率,提高通信质量。“我们与科研院所紧密合作,以进口替代为目标。”闫峻说,“去年,仅一款有机物VOA芯片就实现1000多万元营收,我们信心很足。”
  在长春,光电产业赛道上,还有许多像华信科瑞一样的“专精特新”企业。在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地长春新区,从空中望去,一座天字形的建筑十分显眼,这是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所在地。
  从几十个人创业团队,到如今累计发射150多颗卫星、建成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,长光卫星党委书记、副总经理贾宏光深有感触:“一路走来,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。”
  有人比喻说,光电产业像冰山,海平面以上,精密产品受人瞩目,海平面以下,是海量的研发支持和产品支撑。“光谷”中,从产业链上游的芯片研发制造,到下游数据应用,众多科技企业成长、集聚起来,隆起一座产业集群。
  目前,长春市共有光电信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9户,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、22户国家级“专精特新”企业,2023年完成产值超过750亿元,同比增长超过10.6%,其中光电子产业实现了19.5%的增长。
  “光谷”成势背后,是产学研融合的不断推进。依托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、吉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资源,发展后劲十足。
  出台“星光”培育计划、真金白银投入、全力服务企业……长春市通过种子基金、科研奖励等方式,支持光电企业发展,夯实“光谷”基础。
  一批光电企业快速成长。“公司连续三年销售额平均增速超20%。”吉林省永利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孙慧丽说。去年,这家企业的新产品蓝光半导体激光器实现规模化生产。
  “优势集聚、多极增长,我们积极打造光电信息产业集聚区,未来3年有望新增产值超过500亿元。”长春市委常委、副市长黄宪昱说。
  长春“光谷”品牌日渐响亮,光电信息产业正成为东北全面振兴的新动能。产业链上,众多企业信心满满。

编 辑: